轉軸傾角也可以等效的表示為行星的軌道平面和垂直于自轉軸的平面所夾的角度。在太陽系,地球的軌道平面就是黃道,所以地球的轉軸傾角特別稱為黃赤交角,并以希臘字母的ε (Epsilon) 作為表示的符號。
地球的轉軸傾角大約是23.44° (23° 26’)。雖然在一整年之中轉軸傾角都朝著相同的方向,但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運行,因此原先朝向太陽的半球會逐漸改變成背離太陽的半球,反之亦然。這種作用是造成季節變化的主要原因,無論是那一個半球朝向太陽,那個半球每天的日照時間就會比較長,并且陽光在正午時間觸及地面的角度越接近垂直的方向,該地區在單位面積內得到的能量也越多。
低傾斜度造成極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減少,使得當地的環境有利于冰河作用。就像歲差和離心率的變化一樣,轉軸傾角的改變也會對季節變化造成重大的影響,只是在大冰河期開始時,轉軸傾角的周期對高緯度地區影響特別顯著。傾角的變化是一個造成冰河期或間冰期起伏的一個重要因素。
黃赤交角不是一個固定的值,會隨著時間而改變。這種變化是很緩慢的,稱為章動,精確的測量需要建立在每日數值變化的基礎上,而這是天文學家的工作。 黃赤交角的變化和春分點的歲差是以相同的理論來計算,并且有相互的關連性。較小的ε意味著有較大的p (黃經歲差),反之亦然。實際上這兩種運動不僅是各自獨立的,并且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
上一產品:
突起式轉軸的設計優勢
下一產品:
轉軸的設計風格